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

农业基础科学论文_不同覆盖方式对旱作农田土壤 

来源: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2-01-23
文章目录

1 材料与方法

1.1 试验地概况

1.2 试验设计

1.3 测定项目及方法

    1.3.1 土壤样品

    1.3.2 玉米生物量及产量

1.4 数据分析

2 结果与分析

2.1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有机碳、全氮和碳氮比的影响

    2.1.1 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含量

    2.1.2 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

    2.1.3 土壤碳氮比(C/N)

2.2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可溶性碳、氮组分的影响

    2.2.1 可溶性有机碳(DOC)

    2.2.2 可溶性有机氮(DON)

2.3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影响

    2.3.1 土壤硝态氮(NO-3-N)

    2.3.2 土壤铵态氮(NH+4-N)

2.4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各生育时期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

2.5 不同覆盖条件对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

2.6 玉米产量与土壤碳氮含量的相关性分析

3 讨 论

3.1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碳的影响

3.2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氮的影响

3.3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

4 结 论

文章摘要:设置垄膜沟播(R)、平作全覆膜(P)和平作秸秆覆盖(S)3种不同覆盖栽培模式,以传统平作(CK)为对照,通过3 a大田定位试验,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农田土壤碳氮及其组分变化、玉米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的影响。结果表明:连续覆盖3 a后,R和P处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及储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,而S处理则呈上升趋势且每年的增幅逐渐增大;各处理0~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均表现为S>R>P>CK,全氮储量表现为S>CK>R>P,S处理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分别较CK提高3.4%和7.5%;与CK相比,R和P处理可提高土壤碳氮比,在0~20 cm土层平均分别提高7.9%和9.6%(P<0.05),而S处理0~20 cm土层土壤碳氮比平均降低了9.9%(P<0.05);各覆膜处理(R和P)均较CK显著降低了0~40 cm土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(DOC)和土壤可溶性有机氮(DON)含量,而S处理较CK处理0~60 cm土层DOC和DON含量2 a平均均提高6.2%;各处理收获期硝态氮含量在0~100 cm剖面中的垂直分布与CK无明显差异;各处理土壤铵态氮含量均低于硝态氮含量,且在不同土层中的波动较小,R和P处理提高了深层(60~100 cm)土壤铵态氮的含量,分别提高了30.4%和32.4%(P<0.05);覆膜处理(R和P)显著增加了玉米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并提高籽粒产量,各覆盖处理(R、P和S)籽粒产量分别较CK平均提高了17.4%(P<0.05)、17.9%(P<0.05)和3.2%。总体而言,地膜覆盖(尤其是平作覆膜处理P)对玉米产量的提高有明显的效果,秸秆覆盖(S)对提高土壤碳氮的积累及保持土壤可持续性有积极作用。

文章关键词:

项目基金: